稻粱菽,麦黍稷;此六谷,人所食
从神农氏教人民农耕劳作开始,古代中国由采集渔猎向农耕生产方向转变,人民开始种植农作物以代替奔波没有保障的游猎生活。大米、高粱、豆子、麦子、黄米和小米早在数千年前就出现在了人类的饭桌上,虽然现在的主食与过去不大相同,但是基本上没有太大的改变。而随着社会的发展,城市逐渐兴盛起来,现在的孩子们很难再认识这些谷物的样子,真的变成“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”了。所以家长有机会还是要让孩子亲近自然融入自然,这样孩子才懂得保护自然。
稻:稻子,去壳后称大米,南方人以稻米为主食,分水稻和旱稻,但“稻”通常指水稻。
粱:即粟,其籽实未去壳称谷子,去壳后称小米。
菽:豆类的总称。
麦:麦子子。
黍稷:同类异种的谷物,有黏性的是黍,又称黄米,没有黏性的是稷,又称小米。
谷:谷物,粮食。
食:吃。
稻米、小米、豆类、麦子、黄米和稷,这六种谷物的果实颗粒饱满、产量丰富,是人类维持生存的主要粮食作物,合称为“六谷”。六谷既养活了中华民族的众多人口,又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。 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,像稻子、小麦、豆类、玉米和高梁,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。人要吃饭就得耕耘播种。当我们吃到香喷喷的饭菜时,千万不要忘了辛勤耕种的农民。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,要知道爱惜每一粒粮食。
中国的老祖先们,先学会了畜牧后,才开始播种耕作。在尚未动的畜牧前,只能拿着木棒、网子到深山里捕捉野兽;当他们发现一时宰杀不完的野兽,可以关在栅栏内饲养后,大家便把捕捉来的野生动物关了起来,等到需要时,再捉来宰杀,这也就是畜牧的起源。以前有着利爪的动物,像牛、马、羊…… 等,由于被人饲养而不能再随意乱跑,因此那些利爪便慢慢退化了。人懂得利用畜牧来供应自己的食物后,又在偶然间,发现牛羊喜欢吃某种谷子,便撒了一些在栅栏四周,没想到,第二年这些谷子竟由一棵棵小幼苗,长成了结满谷子的植物,就这样,人类学会了耕种。不过,并非种植物结的果都适合人类食用,在众多野生的植物中,稻子、小米、麦子、黄米、高粱等谷类,对我们来说尤其重要,这就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主粮“ 六谷”。
稻梦空间在10月份是一个非常好的旅游去处。天气渐渐凉爽,适合户外活动,而且稻田已经成熟,金黄色的稻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,非常美丽。此外,稻梦空间还有许多丰富多样的农业体验活动,可以让游客亲身参与农耕活动,了解农村文化。此外,这里的美食也非常不错,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农家菜和特色小吃。总之,稻梦空间在10月份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好地方。